厚德图本 励学笃行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毕业生风采 >> 正文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993级校友林宝庆的励志故事

2024年09月13日 17:03  点击:[]

林宝庆,男,1972年出生,我校1993级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校友。任我校客座教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聘为雁鸭类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动物园协会聘为鹤类委员会专家、东北林业大学养殖领域硕士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白城师范学院湿地生态研究特聘教授。现任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世界著名湿地向海,位于通榆县西北部。2009年,“向海舞鹤”被评为“吉林八景”之一,“美在天然,贵在原始”,在吉林省素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的美誉,是生态景观独特的国家AAAA级景区。荷兰亲王贝恩哈德到向海观光后,感叹道:“这真是人间仙境!”为了保护好这块宝地,有多少人将青春、汗水、梦想奉献给这片热土,用毕生的情怀呵护着那翩翩起舞的丹顶鹤、随风摇曳的芦苇荡、历经沧桑的蒙古黄榆……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专家、鸟类专家、高级工程师林宝庆就是其中优秀的一位。

1972年,林宝庆出生在通榆县什花道乡光辉村,1.76米的身高,皮肤白皙,杏眼有神,一眼望去既有英俊洒脱的外表,又有文质彬彬的气质。他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喜欢小鸟、树木,对父母十分孝顺,特别懂事,村里人都喜欢他。父母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特意送他到县城读书。他不负众望,考取了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野生动物系。1996年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通榆县,被分配到距家100多公里地向海保护站工作,走进他梦寐以求的伊甸园,从事他所热爱的事业。

报到那天,他看着那一大排空荡荡,既是办公室又是食宿室的土房感到很亲切;听着向海蒙古黄榆林里唧唧的鸟鸣,他心花怒放;望着荒郊树林遍地乱跑的野兔、山鸡,他浮想联翩;瞧着向海湖里欢蹦乱跳的鱼儿,他彻夜难眠;最吸引他的,还是那天空中引吭高歌的丹顶鹤。此情此景,梦幻般地吸引了他,拥抱了他。林宝庆决心在这扎根,与黄榆、芦苇,珍禽百鸟相守相依,让青春梦想、人生价值在这里彰显,让家乡向海湿地名扬海内外。

那年的冬天,向海接连下了半个月大雪,回城的道路被雪埋没,他回不了家了,整个冬天都在向海保护站度过。他想起小时候,妈妈领着他和弟弟妹妹们在炉盖上崩爆米花、灶坑里烧土豆,如今在这里都成了他就餐的主食,白雪成了他的“饮料”。夜里的兽叫,他听了是豪迈的音乐;猫头鹰瘆人的哭泣,他听了是动人的倾诉。风停雪住时,他独自走出小土房,面对白茫茫地向海大地,他一边走一边用树枝在雪地上写着丹顶鹤、野猪等一个个他熟悉和热爱的野生动物的名字。24岁的林宝庆用大好的青春时光独守在向海,迷恋这里的飞禽走兽,钟情这里的青山绿水,他没有时间谈恋爱,但他找对象有一个标准——“爱向海,才能爱我,把向海当家,才能成家。”因为他亲眼见证了一对丹顶鹤的爱情故事。那是他工作第三年的初春,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半散养着的一只雌性丹顶鹤与一只野生雄性丹顶鹤相爱,并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养育了小鹤丹丹。然而,秋雪的降临给这个幸福和谐的三口之家笼罩上了一层阴影。雄鹤拗不过多年的生活习性,当鹤群起飞的时候,它在空中伴着雪花久久徘徊、嘶鸣多时后,还是恋恋不舍地飞走了。第二年春天,雄鹤归来寻亲,鹤夫妻再次团圆,再筑爱巢,孵化雏鹤。四季轮回,秋风又起秋雪又落,当候鸟准备南迁时,这只雄鹤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鹤岛,与雌鹤一生相伴,不再分离。

风一季季漫过向海,雨一滴滴滋润着向海。26年的春夏秋冬,26年的风霜雪雨,有谁能知道林宝庆有多少个夜晚灯下钻研,翻阅大量资料,咨询各方面专家,一点点积累经验,一路坚持,百折不挠,他的丹顶鹤研究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填补了国际上的空白。有多少次,他把幼小的丹顶鹤搂在怀里亲昵,又有多少次放弃节假日与父母妻儿相离。但当他看着自己成功孵化的小丹顶鹤奔跑在向海的湖边,望着鹤岛上空盘旋的丹顶鹤,他激情四溢,信心倍增,坚守向海自然保护区的初心更坚定了。他先后攻读了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

林宝庆经常微笑着对大家说,是那年冬天向海的那场大雪,严峻地考验了他的意志和信念。他爱岗敬业,用壮美的青春顽强拼搏,书写着大自然交给他的一张张流光溢彩的答卷。他攻坚克难,把一项项生态科研成果,扎扎实实写在了向海大地。

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湿地,不但是鸟类的栖息地,还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水鸟迁徙途中重要的停歇地。有各类珍禽253种,其中全世界15种鹤类,向海就有6种。每到迁徙繁殖季节,都会有一些鸟类因各种原因受到伤害。1998年,向海自然保护区成立野生鸟类救护站,林宝庆担任站长。从此,他又多了一项很辛苦的工作,救治中毒和受伤的鸟。截至目前,救护站已经成功救治丹顶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等珍稀鸟类70多只,其他野生动物400余只。多年来,他精心研究出了一套鸟类救治规程,规程不仅规范,而且十分科学,让鸟类救治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现在部分规程已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很多机构和相关部门引用。林宝庆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鸟类救护专家。参加工作伊始,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热爱的生态保护工作中,从湿地生态监测到鹤类的人工繁殖、从野生动物救护到疫源疫病防控、从笼养野生动物饲养管理到社区环境教育、科普宣传、科研项目开展等工作,无不倾注着心血与真情。

1999年春季,林宝庆新婚不久,他主持的丹顶鹤人工繁育实验正进入关键时期,于是咬牙告别了新婚妻子,一头扎进了鹤类繁育工作中。他一个人没日没夜一干就是105天,一次家也没回过,终于攻破了鹤类繁育方面的很多技术难关,并取得了多项技术指标和大量科研数据。20多年来,在他的努力和组织下,向海自然保护区人工成功繁育成活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东方白鹳、雁鸭类等鸟类1000余只,保护区现饲养丹顶鹤种群已达到200余只,已成为中国第二大丹顶鹤圈养繁殖基地。林宝庆在野生动物繁育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已填补了多项省内空白。

2000年秋季,为了配合省专家组进行“同发风力发电场建设对迁徙野生鸟类的影响”这一科研课题的研究,林宝庆被省里和局里点名要求参加,可正赶上他妻子临产。林宝庆太想亲近自己的孩子,太想守候在妻子身边,尽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了,可为了工作,他还是满心愧疚地走了,这一去又是40多天。和家人聚少离多的场景,对林宝庆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了。

林宝庆是向海科普教育的开拓者。自2013年6月6日开始,一批批地向海自然保护区当地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向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这里,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伤残救助及人工繁育的鸟类。林宝庆向学生们详细讲解着向海在鸟类繁殖、迁徙方面的重要作用,保护区为保护鸟类采取的措施,并取得了哪些成绩等等。孩子们歪着小脑袋津津有味地听着,并不时地问这问那,他一一解答,有的学生还拿出本子做着记录。有学生问:“我们还小,能做些什么呢?”林宝庆告诉大家,爱护环境就要从小做起,我们要杜绝掏鸟蛋、破坏鸟巢的行为,做一名爱鸟、护鸟的小卫士。每年的爱鸟周、夏令营等活动,林宝庆都会热情地带领当地的学生们到户外接触大自然,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鸟类,激发和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林宝庆不仅仅是向海开展科普教育的领头人,更是这一国际重要湿地对外宣传的代言者。他参与组织了3期由5个国家参与的国际夏令营,并先后参与拍摄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向海湿地:寻找T97号》《东方白鹳在向海人工招引获得成功》《向海自然保护区迎来400多只大天鹅》《纪念国际湿地日(向海育鹤人)》等节目。另外,配合完成了央视专题片“美丽中国湿地行”第47集《向海——活力重生》的拍摄,此片获得了“全国魅力湿地”奖。2017年,吉林电视台各频道滚动播出的生态保护广告片——“羽人”,就是以建党百年全省一线基层党员干部典型林宝庆为原型拍摄的。

林宝庆是一个干事执着,且有奋斗目标的人。“向海的生态保护工作还很复杂,还要经历更多的奋斗历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意气风发,带领大家以团队的精神和力量,以战斗的姿态和士气,以战士的责任和担当,敢于亮剑、敢于斗争,确保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的绝对安全。”“希望大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一名向海生态建设的捍卫者,爱鸟护鸟的志愿者,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林宝庆今年在保护区一次党员大会上情真意切地讲话。多年来,林宝庆先后完成了《采用人工孵化育雏等技术救助东方白鹳的初步探讨》《丹顶鹤越冬期的人工饲养》《鹤类农药中毒的救治程序与技术》《向海湿地鸟类现状及保护对策》等20余篇论文,开展相关学术报告30余次,他的努力拼搏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得到了相关组织和业内专家的关注与好评。他先后被聘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雁鸭类专业委员会专家、中国动物园协会鹤类委员会专家、东北林业大学养殖领域硕士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客座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校外实践导师、白城师范学院湿地生态研究特聘教授等。林宝庆多次被单位和上级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他的科技成果《向海保护区水位、水草、水鸟三者关系的研究》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松嫩平原西部湿地植被快速恢复技术及应用》荣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本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林业生态保护绩效考核先进个人”。

向海的天为什么那样蓝?向海的水为什么那样清?向海的四季为什么鸟常鸣?就是因为有了无数像林宝庆一样用一生的情怀呵护向海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用优异的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初审:杨欣 

复审:王奔 

终审:赵世文


上一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997届校友薛宝君的创业路 下一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1999级经济动物专业李晓成的励志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