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图本 励学笃行

动科新闻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我院董文龙被评为学院黄大年式好老师

2025年05月13日 20:21  点击:[]

512日,根据学校《关于开展 2025 年度“最美教师暨黄大年式好老师”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经个人申报,学院评审,我院教师董文龙被评为黄大年式好老师,推荐到学校参评。

董文龙自从教以来,始终站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从事动物疫病防控领域相关研究,主讲《兽医微生物学》等课程。主持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等各级教科研项目8项,公开发表核心及以上级别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2021-2023年度“三全育人”先进个人、筑梦育人先进教师、师风师德优秀个人称号。

依托吉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猪生态养殖及疫病防控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董文龙组织学生成立科研型大学生协会-动物疫病防控协会。协会坚持以厚植三农情怀,推动科学实践,练就兴农本领为宗旨,围绕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机制、新型替抗产品研发、动物疫病检测与控制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协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协会培养60余名学生,均为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学生。

协会成员积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开展相关试验。其中科技厅科研项目5项、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1项、校级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校级高水平业绩培育项目1项、与企业合作横向课题3项。

协会成立4年以来,学生(本科生)独立开展科学实践,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共30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25篇,省级期刊5篇。协会学生以第一作者或参与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0余人次。协会学生求知求实,勇攀高峰,正向高水平SCI期刊论文发起冲刺,目前已有10篇本科学生为一作的SCI稿件正处于外审和返修阶段,还有数篇正在整理数据并撰写手稿。

4年,协会本科生参加各类专业性竞赛,其中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得国家级团体三等奖7项,省级团体三等奖6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2024年,动物疫病防控协会荣获吉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科创团体称号(全省10个名额)。

针对细菌耐药性愈发严重的现实问题,组织协会成员利用所学兽医微生物知识,开展相关研究,指导协会潘果、苏惠、高敬宇等协会成员申报的《一种新型低分子量乳酸菌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及抑菌机制研究》项目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畜禽养殖中绿色低碳抗菌肽制剂开发与应用”选题赛道中,喜获全国特等奖,此次获奖是我校本科办学以来学生参加此类赛事获得的最高奖项,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国特等奖的获得为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进程中增添了又一标志性成果,对学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扩大学校综合实力将产生积极影响。

协会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突出的综合素质成功考取扬州大学、广西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考研面试环节,协会成员获得各高校导师的充分肯定,这些认可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协会“知农爱农”育人理念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协会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果。

在专注科学研究的同时,协会成员始终牢记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支农服务。协会成员积极为养殖企业和农户排忧解难,协助开展疾病的诊断、抗体的监测、用药指导等工作,累计社会服务500余次,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坚定“学农为农”的信念。协会成员用实际行动证明,农业院校学子不仅要成为实验室里的科研能手,更要成为田间地头的技术专家。他们用专业知识服务三农,用青春汗水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在广袤农村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农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初审:杨欣

复审:王奔

终审:赵世文

 

上一条:我院再次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 下一条:学院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

关闭